为了进一步展示校友风采、凝聚校友力量,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基于母校关心校友,校友心系母校的宗旨,举办了分享校友学术成果和心路历程的系列主题报告会——山西师范大学“校友论坛”。3月24日上午,“校友论坛”开讲仪式在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我校杰出校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小元作了首场报告。
开讲仪式前,校党委书记符惠明在科学会堂905室会见了王小元教授。符惠明书记代表学校热情欢迎优秀校友重回母校。他指出,王小元教授是国家教育部第一批“长江学者”,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希望王教授对母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王小元教授表达了服务母校的强烈意愿和激动心情。
随后,学校在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校友论坛”开讲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友会会长卫建国,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会副会长郝勇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会副会长许小红,校友会顾问、原校党委副书记王心平,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副校长原战勇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师生参加了开讲仪式。郝勇东副校长主持仪式。卫建国校长作了讲话。
卫校长强调了开展校友工作、举办“校友论坛”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校友是母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办学资源,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无价口碑和无形标尺。学校的声誉是由校友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在今年评审的93名山西省首批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中,80%是我校的毕业生,这真正诠释了我校作为山西省教师教育龙头的地位。所以,校友工作对于学校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卫校长指出,我校高度重视校友会工作。去年启动了新一轮的校友工作,将校友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成立校友会办公室,从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大力支持,推进校友会工作的常态化。目前,校友会作了大量工作,建立专题网站和微信平台,正在整理十几万校友的电子档案,在全国各地成立校友会等。此次举办“校友论坛”,旨在联络校友,为老校友与在校师生搭起联系的桥梁。我校将努力把“校友论坛”打造成与“大师论坛”并驾齐驱的学校品牌,邀请社会各界杰出校友为在校师生作报告。他希望校友会积极努力把“校友论坛”办成学校与历届优秀校友交流的平台,办成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平台,办成师大的品牌论坛。
会上,卫建国校长代表学校向王小元教授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
开讲仪式后,王小元教授作了题为《脂多糖分子结构多样性及其改造优化》的首场报告。(高霞/文 饶二保/摄)
王小元,1983--1987年,在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就读并获得学士学位;1987--1989年,在太原工业大学煤炭化工分校任助教;1989--1992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就读并获得硕士学位;1992--1997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讲师;1997--200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并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师从Peter Quinn教授;2000--2003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William Dowhan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200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系Christian Raetz院士课题组工作。2007年回国担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进入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学术带头人。
王小元教授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课题1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项、江苏省创新人才计划项目1项。荣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授予“十一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校党委书记符惠明与“长江学者”、我校杰出校友王小元座谈

校长卫建国在“校友论坛”开讲仪式上讲话

校长卫建国代表学校向王小元教授颁发特聘教授证书

副校长郝勇东主持开讲仪式

王小元教授作首场报告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