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扶贫工作专题网 
当前位置: 首 页 >> 第五次党代会 >> 正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进行时
2016-10-20 12:20   审核人:

适应潮流 转变观念 先行先试 综合发力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进行时

 

2016年,“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年3月,经过充分的调研与酝酿,学校启动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是学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学校适应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层次、综合性改革。短短7个月内,党政领导亲力亲为,学院部门积极行动,教师学生广泛参与,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改革综合布局基本完成,教改活力开始释放。 

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2016年6月,也就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启动3个月之后,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属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述文件凸显了国家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明确政策导向。学校领导认为,本科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基,课堂教学又是本科教育的主要途径。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  

改革必然是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改革启动前,学校通过调研,梳理出当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五类关键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当前的课堂教学状况,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课堂。基于这种考虑,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上日程,并于年初系统布局。3月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成形,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二、循序渐进,扎实开展,改革步伐渐次推进  

(一)观念讨论凝聚改革共识  

推进改革,思想先行,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校党委、校行政始终坚信,师生中蕴含着巨大的改革激情和改革智慧。为此,学校于3月18日下发了《课堂教学观念大讨论活动月实施方案》,4月1日,课堂教学观念大讨论活动正式启动。一个月内,全校掀起一场“如何改造我们的课堂”的讨论热潮。各学院组织课改研讨会、座谈会150余场次;校领导深入基层学院参加讨论8次;卫建国校长组织召开2次院长例会、2次专题讨论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教务处成立5个工作小组,全程参与讨论活动;学校邀请专家举行课改讲座3场;编印简报10期;收到教改论文30余篇,编印成论文集,并选取8篇优秀论文在《山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  

此次大讨论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校领导多次研究部署、深入教改一线,全面参与讨论。二是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各学院组织召开多层面多形式的研讨会议,对学院的教学现状、师生对教改的认识和建议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三是问题聚焦,成效显著。师生们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30多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一个月的讨论,全校师生统一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全校统一行动、院院聚焦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考察调研学习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优秀高校的改革经验,学校在聘请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分5组赴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北、西北的15所高校学习,并首次组团赴中央党校进行高端培训,受益中层干部达144人次,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兄弟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做法。  

此次学习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在华中师大、江南大学、上海师大等高校,考察团深入了解了各校在总学分框架内重塑专业教育主干课、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完善实践教育课程标准、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等方面的情况,学习了各校推动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向专通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相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结果相结合等四个方面转变的改革经验。期间,考察团组织召开多次讨论会,就减少课时、进行多元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等方面作了深入交流,达成进一步共识。通过调研培训学习,广大干部激发了创新思考,坚定了改革信心,为深入推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先行先试探索改革路径  

改革探索,先行先试。学校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改,首先确定历史、政法、生命、物信、传媒等5个学院为试点学院,每个学院确定3-5门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同时鼓励所有学院根据学校教改方案同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全校改革的热潮中,各学院大胆创新,积极推动,初步形成一些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历史学院经典阅读坚持7年,春秋读书会成为品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出文科学院要在本科生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和写作计划,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学院的“春秋读书会”即是这项改革的一个典范。春秋读书会于1999年启动,2009年改制重启,每期约50名学生参与。学生分若干小组,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师生一起读经典、查资料、研讨交流、互动提升。据不完全统计,7年间,春秋读书会共举办读书活动1000多期,受益学生500余名。为了加强读书会的吸引力,学院近期对春秋读书会的模式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学分,进一步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目前,读经典已经在部分文科学院全面实施。此外,为了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历史学院将实践课的学分由原来的1分增加到4分。在配套措施的激励下,学院的实践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历史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作品“《弟子规》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曾获得教育部奖项;学生通过假期问卷,了解到忻州马邑圪针沟有60多个姓氏是元末明初的移民后代,在山西历史的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发现。  

生命学院以实验课改为抓手,促进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生命学院非常注重实验课的过程,增加了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动手边思考,更加直观有效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在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生命学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院申报的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于2014年12月获批,2016年6月进行了首批“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实验班选拔。8月28日,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实验班正式开班。该项目实行高校政府中学合作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可以在大学和中学之间“自由穿梭”。实验班的开设不仅为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实验平台,还为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体化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  

此外,物信学院在以赛促改、传媒学院在强化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政法学院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音乐学院在搭建实践舞台传播高雅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三、五大领域全面发力,构建改革系统框架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绝不是单项改革,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符惠明书记在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所指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涉及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为此,学校下发了《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意见》,确定了5大关键领域、18项具体改革任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革任务都落实到了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计划上,使改革有了抓手、推进有了载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支持计划。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设立每周1小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时间”;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引进100门网络通识课程;2016-2018年评选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45-60项,30%为重点项目,重点项目资助3万元,一般项目资助1万元;“十三五”期间每两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每次评选10项左右,一等奖每项奖励2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设立“莳英学者”教学奖励计划,每年评选若干名,每人奖励10万元;确定3-5个学院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院,每个学院确定3-5门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实行“小班化教学”,建设一批与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相匹配的专用教室,建设“智慧教室”。  

——实施优质课程和优势专业支持计划。重点打造4-6门在全校有重大影响的通识课程,形成通识教育品牌课程。2016-2018年重点建设60门校级优质课程,每门资助10万元;开发4门左右的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每门课资助10万元;重点遴选20个校级优势专业进行建设,每个专业资助30万元;争取使若干门课程进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若干个专业进入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计划,成为山西省高校优势专业。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作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基金,助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新进教师要参加为期半年的脱产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建立教学经验交流机制。  

——实施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组建以培养精英人才和未来名师为目标的“莳英学院”,每年从师范生尤其是免费师范生中选拔30名优秀学生进入“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同时,积极争取山西省政策支持,尝试每年直接招收30名莳英学院学生,培养一批基础教育未来名师和卓越教师,占领山西省优质中学教师人才市场。  

——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每年设立大学生学科竞赛基金100万元,重点支持未来教师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国家“六大竞赛”等活动。建设20个左右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教育创新实验区。每个学院结合实际建设1-2个非师范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全面推进师范生教育实习创新,实行多样化、多元化的实习方式,探索师范生到重点中学和知名中学实习的有效路径。为了保证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学校加强了教学质量监督体制机制建设及听课评价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在校内讨论、校外调研、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学校陆续制定(修订)了12项配套实施细则,构架起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工程。5月20日,学校启动了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优质课程项目、优势专业项目,3项改革项目的制定评审立项工作已于7月中旬全面完成,首批批准建设20项教改创新项目、30门优质课程、12个优势专业。遴选出的5个试点学院已经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在2016级新生入学后全面实施。按照方案总体安排,其他教学改革配套方案措施也在近期陆续启动实施。 

改革的推行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为了强力助推教改项目实施,学校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十三五”前三年为推进各项改革预计投入近2200万元。  

“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但同时也要有紧迫感,要先做起来,能开展的工作要先开展起来,在做中学,在做中改。”卫建国校长表示,《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意见》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的改革计划,是学校“十三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山西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继续深入、全力推进。(任小玲/文)  

 

图1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框架图 

关闭窗口